close

 

P1130020canon-eos-mNEX7(1)

K-01_WhiteP1400155pentax-q-faq

nikon-1-system-xlRicoh_GXR_IMG_5351frontpage-001   

CAMERA-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 (MILC)

對於從使用一般數位相機(DC)的使用者想要進階到更高一級的相機

不同系統類型的相機所能提供的選擇著實是令人覺得眼花撩亂

數位化時代以來除了讓每位相機使用人琅琅上口的數位單眼相機之外

又有所謂的類單眼相機這種不能交換鏡頭的DC

之後到了Panasonic跟Olympus共同開發的Micro Four Thirds System (M4/3 SYSTEM)之後

採用原先4/3系統的感光元件大小(片幅)~拿掉了原本單眼相機裡面必備的反光鏡跟五稜鏡

並且將4/3 mount縮小為M4/3 Mount

這兩項改革措施大幅縮小了數位單眼相機體積

成為吸引新入場相機使用者的一個很大的優勢

 

隨後各家相機廠商這幾年來在小型可交換鏡頭的相機市場進行了激烈的競爭

最後連Nikon以及Canon也跳下來瓜分此塊市場

分類扣除最先發展Mirrorless的EPSON、Leica的RF相機

 

這一系列的可交換鏡頭相機的名稱多到令人覺得混亂

現在的市場中文名稱就稱作微單眼(微小的單眼相機??)

雖然一開始覺得很奇怪...不過現在看久了也就覺得習慣了微單眼這個名稱

不過還是有人會叫成類單眼~或是小單眼

嫌麻煩者乾脆通通參在一起做撒尿牛丸~DC兩個字打死了事

而各家廠商對於自己所出的這類型相機也有不同的名稱

SONY就稱之為EVIL相機 (Electronic Viewfinder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

不過我不是很喜歡邪惡機的稱呼 XD

 

有些廠商配上英文語音的宣傳影片

則是以Mirrorless作為稱呼

而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 (MILC)是我看到WIKI上面所寫的名稱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rrorless_interchangeable-lens_camera

也挺貼切的

中文有人是稱作無反光鏡單眼相機

我也比較喜歡Mirrorless這個名字~

分類上就把這一系列的可交換鏡頭的數位相機稱為Mirrorless

http://panasonic.net/avc/lumix/index.html

Lumix的官網稱旗下的M4/3相機為Digital Single Lens Mirrorless (DSLM)

 

Mirrorless從一開始只有Olympus跟Panasonic共同開發的M4/3系統

世界上第一台Mirrorless就是Panasonic在2008年發售的Lumix G系列的DMC-G1

一兩年之後SONY以E mount/ APS-C的規格投入這場輕量化可交換鏡頭相機大戰當中

相機製作技術上的進步也開啟了開始把原先數位單眼相機(DSLR)所使用的大片感光元件 (APS-C)下放至縮小化的相機機身當中

現在更不用說了~SONY DC部門甚至開發了把一片全片幅感光元件 (Full-Frame; FF)放進RX1的小機身裡(2012發售)

(當然這種外星技術的價格也是嚇死人的昂貴) 

 

Mirrorless各家有各家的規格

除了使用M43系統的O跟Lumix可以通用鏡頭之外,其餘相機系統皆為各自獨立的

所以在Mirrorless的大原則之下,以片幅跟廠商做分類

 

Mirrorless >

Four thirds (4/3)感光元件>

廠商: Panasonic & Olympus

系統: Micro four thirds (M4/3) system

感光元件: 4/3 (17.3 x 13 mm)

接環: M4/3 mount

旗下戰力

P1130026  

Panasonic Lumix G:

G系列: G1, G10, G2, G3, G5

GH系列: GH1, GH2, GH3 (High-End)

GX系列: GF1, GX1

GF系列: GF2, GF3, GF5 

P1400159  

Olympus:

OM-D: E-M5 (High-End)

E-PEN: EP-1, EP-2, EP-3, EPL-1, EPL-2, EPL-3, EPL-5, EPM-1, EPM-2 

 

第一次踏入交換鏡頭領域的相機就是使用M4/3系統

現在也是持續投入(金)(力)中

[CAMERA] Panasonic LUMIX DMC-GF1 桜-開箱   2010/6~2013/1

[CAMERA] Olympus OM-D E-M5 銀鹽靈魂重現     2013/1~present

 

APS-C感光元件>

NEX7(1)  

圖片來源

廠商: SONY

系統: NEX system

感光元件: APS-C (23.4 x 15.6 mm)

接環: SONY E mount

frontpage-001    

圖片來源 

廠商: Fujifilm

系統: XF system

感光元件: APS-C (23.6 x 15.6 mm)

接環: Fujifilm X mount

samsung-nx100-group 

圖片來源

廠商: Samsung

系統: NX system

感光元件: APS-C (23.4 x 15.6 mm)

接環: Samsung NX mount

canon-eos-m   

 

圖片來源

廠商: Canon

系統: EOS-M system

感光元件: APS-C (22.3 x 14.9 mm)

接環: Canon EF-M mount

K-01_White   

 

圖片來源

廠商: Pentax

系統: Pentax K system

感光元件: APS-C (23.6 x 15.6 mm)

接環: Pentax K mount

 

 

其他規格感光元件 >

nikon-1-system-xl    

圖片來源

廠商: Nikon

系統: Nikon 1 system

感光元件: Nikon CX (13.2 x 8.8 mm)

接環: Nikon 1 mount

pentax-q-faq 

 

圖片來源

廠商: Pentax

系統: Pentax Q system

感光元件: 1/2.3" (6.17×4.55 mm )

接環: Pentax Q mount

 

更換鏡頭感光元件模組>

Ricoh_GXR_IMG_5351

圖片來源

廠商: Ricoh

系統: Ricoh GXR system

感光元件: APS-C, 1/1.7", 1/2.3"

 

 

心得:

主要區分Mirrorless就是不同廠牌支援不同鏡頭群

接著就是感光元件大小作區分

現在Mirrorless投入戰場的廠商大多都採用APS-C規格的感光元件

一樣還是老話一句

整體相機的照片畫質表現並不是只有感光元件在作用

(這樣我們拿感光元件就好其他零件隨便拼拼湊湊組成一台相機隨便就好)

畫質的好壞除了感光元件的大小因素之外

最主要還是一台相機上面不同的元件交互而成的,像是鏡頭、影像處理引擎、各家廠商有自己的色彩演繹法則

感光元件大小最重要的是影響景深跟高ISO的純淨度

假設各家用的感光元件都是同一片只有大小有差異的前提之下

4/3片幅並不會碰到大的APS-C片幅就拱手投降

因為畫質是由整體相機鏡頭的因素構成

 

最後講到Mirrorless怎麼挑

除了看條件嚴苛的相機評測報告之外

考慮價錢

手感以及操作性

拍出來的畫質是否滿意

 

拍照就是要拍的高興就好

對於畫質每個人的要求跟心中的那一把尺都不一樣

能買的起而且帶出去拍的相機才是好相機

 

arrow
arrow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