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mera-Olympus OM-D E-M5 <La Reine Noire>
2012年的2月發表,4月正式發售的數位時代OM機
OM-D E-M5終於在2013年的一月中正式入手了
同樣為M4/3系統,最終還是決定機身要從Lumix跳到O家了
本來打的如意算盤是等GH3出了之後入手跌價的GH2
但是GH2除了不好買之外價格也很硬,發售也一兩年有了
剛好去年六月搜尋相機的時候E-M5也出了一陣子了
出於好奇點開了E-M5的評測報告跟開箱文
就這樣被E-M5那經典復古的外型跟強大的功能所擄獲
漫長的等待時間,從剛發售水貨的價格等到現在的入手價格
足足差了快一萬塊~終於入手了E-M5單機身
個人心目中的絕佳組合只差Lumix G X12-35 f2.8
等到購入鏡頭之後未來的旅行攝影組合就打造完成了
▲E-M5的宣傳廣告影片
本來想入手更為復古的銀色
但是看久了之後發現黑色實在很好看
而且OM系列的銀鹽機後面幾台也是出黑色的
所以黑的也很復古~蒙皮的視覺跟手感我也比較喜歡黑色的菱格紋
現在Olympus的品管水準好像不比從前
要一次付出這麼多錢卻買了個有瑕疵的東西回來應該會很想哭
重點水貨的保固又麻煩
公司貨跟水貨的價差又多到讓人想買水貨的地步(粗略估計差了7000-8000 NT)
所以就挑了一家大水貨商
參考了這篇: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9&t=2991535&p=1
做了一張E-M5品管查檢表~當天買的時候一項一項核對驗機
經挑選後總算挑到跟自己感覺很合的機身了
先來個開箱吧!!
▲外盒髒了...哀好險我不是盒控
▲E-M5功能特色的清單
▲內容物除了充電器跟電池外全配件一覽~
貓小孩 AKI鑑賞相機中:
從AKI炯炯有神的眼睛當中已經看到他認可了E-M5帥氣的外型了
恭喜E-M5獲得AKI certification
▲FL-LM2小閃燈
OM外型已成經典
在OM-D系列所重鑄的M5
2012年席捲了Mirrorless的高階市場
▲機頂三個轉盤,塞在這大小跟GF-1差不多的機身上,操作方便性大增
▲可移動的OLED螢幕,取景上會更為便利
頂部的橡膠片是電子手把的接點處,防滴最容易被攻破的地方可能就是這個位置了
記憶卡以及電池插槽,開口處的防水膠條確保了機身防滴防層的特性,配上TOSHIBA日本製白卡~爽度滿分
OM-D E-M5搭上Panasonic LUMIX G 14mm / F2.5 ASPH
Panasonic Lumix G 14mm F2.5 ASPH
整體搭配起來視覺效果也不錯
由於很早就設定要入手E-M5了
主要原因除了等降價之外就是看前幾個月問題回報~不太希望買機身之後還要東修西修~尤其水貨實在是麻煩
提前先把E-M5的一些周邊配備先買到位
像是OM-D的熱靴蓋轉蛋~~
剛出就買了一套之後把三個E-P3轉賣掉
只留E-M5
E-M5搭黑色轉蛋
E-M5搭銀色轉蛋~我發現這樣比搭黑色還要好看
去FNAC拿的OM-D廣告單~質感還不錯~護貝起來當小海報
買了一個準備旅行用的小槍包~裝GF1剛好~裝E-M5的軍艦部就有點緊~只好等E-M5把槍包的外型馴服吧
使用心得:
強大的防手震功能讓我印象深刻
從GF-1到E-M5確實是有感升級~雖然感受的差距並沒有當初從DC升上GF-1這麼大
拉無恥曲線
JPEG直出品質好
多種濾鏡效果
玩起來實在很盡興
尤其是想要拍暗處的貓小孩
但是又不能開閃光
此時五軸防手震加上E-M5的高ISO可用範圍確實是拍貓小孩的利器
在使用同一顆鏡頭的前提之下
暗處只要貓咪不要動的話成功率相較之前使用GF1提高了不少
延伸閱讀:
E-M5最強的武裝: Lumix G X VARIO 12-35mm F2.8 ASPH POWER O.I.S.
[LENS] M4/3鏡皇 Panasonic Lumix G X Vario 12-35mm F2.8 ASPH. POWER O.I.S. 開箱
E-M5 + X12-35 實拍
[LENS] M4/3鏡皇Lumix G X Vario 12-35mm F2.8 ASPH. + Olympus E-M5 測試
Olympus 超廣角鏡頭 M.ZD ED 9-18mm f4.0-5.6
[LENS] OLYMPUS M. Zuiko Digital ED 9-18mm f4.0-5.6 開箱 踏入超廣世界
附錄:
OM系列歷史館
Rf.:http://www.olympus-global.com/en/corc/history/camera/om/index.html
OM是當初OLYMPUS為了解決SLR常見的一些問題所開發出來的新產品線
主要的問題有體積、重量跟快門的噪音以及震動
Olympus藉由開發OM系列來試圖解決這些問題
成功開發出了把強力的照相系統建立在更小更輕的機身當中
強調拍攝的主體從天體到細菌皆可適用
---
以下圖片取自OLYMPUS歷史官網~版權為OLYMPUS所有
OLYMPUS FTL (1971):OM系統的前身,造型已經做出OM系統的特色
M-1 (1973):就是OM1,因為名稱與Leica的M系列相近故被要求改名
OM-1 (1971): OM series的濫觴
OM-2 (1975)
OM-4 (1983)
OM-3 (1983)
OM-2 SP (1984)
看了銀鹽OM機身
黑色配上荔枝紋蒙皮的感覺也不錯,不過E-M5的黑色格紋蒙皮賦予了古典機身一種新的現代感
兩種顏色的機身各有特色!
在挑選時實在令人難以選擇呢